时间:2022-09-24 02:08:32 | 浏览:2743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翁杰 应磊
过去五年,宁波经济总量实现了从全国第16位到第12位的跃升。 “十四五”,宁波雄心勃勃,向去年位居第11的天津发起挑战。
开局事关全局。近日,宁波“一季报”出炉:1至3月,宁波单季经济总量首次突破3500亿元,同比增长5.3%,增幅高出全国0.5个百分点,高出全省0.2个百分点。比较两地“一季报”可以发现,宁波与天津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疫情影响下,宁波承压稳进,经济实现开门红。接下来,宁波如何继续保持这样的势头,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先下一“城”,从一季报里或能看到不少端倪。
差距缩小,临门一脚的时刻到了?
增速5.3%、增量405亿元……这组数据“含金量”十足。
纵向比较,这是宁波自2018年第三季度以来首度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并且环比增速提升1.1个百分点。这说明,宁波经济发展呈现上升态势。
横向比较,去年,宁波与天津经济总量相差1100亿元,去年一季度两者相差293亿元。今年一季度,宁波与天津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仅相差22.1亿元。
对两座万亿之城而言,这样的差距显然已是微乎其微。
差距迅速拉近的背后,宁波在制造业上的出色表现功不可没。一季度,宁波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9%,拉动GDP增长3.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1%。其中,工业大盘尤其稳——工业增加值增长7.2%,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7%,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工业和港口,都是宁波和天津的硬核实力。单看这两方面,宁波均领先于天津。宁波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破万家,是天津2倍多;规上工业利润总额,也是天津近2倍。在工业增加值上,去年宁波已突破6000亿元,排名全国第7。此外,宁波舟山港的吞吐量也高于天津港。
在第三产业,天津相对于宁波有较大优势,去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领先宁波2000亿元。但今年一季度,受疫情拖累,天津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宁波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在服务业上,两地差距进一步缩小。
单从一季报来看,宁波超越天津,似乎只差临门一脚。客观地看,今年初,天津突发本土奥密克戎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国内首个正面迎战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城市,这方面的影响因素不能忽略。
天津经济的优势依然明显:一季度,天津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12%,通过产业升级,发展潜力依然不容小觑。
今年,宁波能否超越天津,还是天津守擂成功,二季度尤为关键。
预期不变,宁波底气何来?
一季度5.3%的增速固然喜人,但是相较年初定下的7%增速目标,宁波仍有不小差距。日前,记者从宁波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获悉,宁波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不变。
有人说,2022年或是分化之年,城市发展如此,企业亦是如此。在分化趋势下,宁波决定按照年初定下的目标抓工作,定力源自何处?
从一季度的表现来看,宁波经济韧性十足。一季度,宁波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截至3月底,全市累计市场主体突破123万户,增长8.4%;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新增数量全省第一。据测算,新增企业对一季度全市GDP增长的贡献达38%。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项目、抓投资,是宁波经济增长潜力的一大动能。一季度,宁波固定资产投资总量1004亿元,近5年来首次实现单季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13.2%,高于全国3.9个百分点。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8.0%,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增速19.5、12.3个百分点,基建投资的稳经济“压舱石”作用凸显;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9.1%,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32.1%。
周科 摄
今天的投资力度是明天的发展速度。宁波目标实现投资总量2000亿元,稳增长的决心之大可见一斑。
此外,宁波持续做强两大硬核力量。首先,宁波拥有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尤其是石化产业和汽车产业两大“压舱石”。一季度,宁波重要化工基地镇海表现不俗,GDP同比增长9.1%,领跑宁波县市区。
另一方面,宁波不断强化的港口实力。今年一季度,宁波实现进出口额3044.4亿元,同比增长17%。从一季度来看,宁波坐稳中国“外贸第六城”位置,进一步缩小与东莞的差距。
变量增多,“纾困+激励”政策如何叠加
尽管一季度开局不错,但毋庸讳言的是,宁波承受压力也不小。
3月30日,宁波本轮疫情发生。通过大数据手段,加上强有力的社会基层治理体系,宁波仅用短短13天就实现了社会面确诊病例清零。尽管如此,疫情在4月仍对宁波制造业、服务业带来不小影响,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
同时,省内外疫情多点散发,也让宁波制造的供应链、产业链、资金链受到不小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二季度宁波的经济增长。
例如,上海疫情对宁波汽车产业造成较大影响。3月份,宁波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增速比1至2月回落6.2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6%,企业亏损面达35%。
在市场遇到困难的时候,宁波政府果断出手,“真金白银”纾困助企。日前,宁波制定出台稳链纾困助企47条措施。
根据新政,今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服务业税费减免方面,宁波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继续分别按10%和15%加计抵减应纳税额。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宁波明确要求,二季度政策兑现进度要达到80%。由此可见宁波二季度稳增长的决心。
经济发展承受诸多变量因素影响,但宁波转型升级的动作不能“变形”。同样的经济发展增速,有的是为未来发展积蓄潜能,有的则是在消耗未来发展的动能。
今年宁波“两会”提出,到2026年宁波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2.2万亿元。对此宁波各地在落实企业纾困政策的同时,正叠加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领域转型,为经济增长积蓄潜能。
何良京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多年来,在“节约用水”的倡导之下,不少市民知道了宁波是缺水城市。这背离许多人的直观感受:“阿拉宁波,江南水乡,怎么会是缺水城市?”说一座城市缺不缺水,并不在于个人的感受。在农村,倘若连续多天不下雨,小河小溪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华 应磊 王波 翁云骞 贺元凯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过去五年间,宁波GDP站上万亿台阶,从8973亿元增加到14595亿元,从全国城市第16位跃居第12位。用足用好港口这一最大资源和开放这一最大
来源:宁波晚报据市急救中心统计国庆假期首日24小时内中心共接到酒精中毒患者报警21起!大约是非节假日时的两倍!这还不算以非救护车方式送医的患者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朱峰副主任医师在10月1日凌晨1点-8点的单个班次里就接诊了4个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