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3 23:36:22 | 浏览:486
美丽的城市景观。 组委会供图
7468家专业采购商、260余名外方政府机构和代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采购团、603位中外媒体记者……今年6月,向来以低调务实著称的宁波,无疑站在全球瞩目的焦点。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的举办,让这座背靠东方大港的历史文化名城,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中心。
常言道,“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此前,杭州举办的G20峰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南宁的东盟博览会……都是借助国家级盛会的支点,撬动经贸合作和城市能级提升的典范。那么,此次中东欧博览会给宁波带来了哪些收获呢?
打造经贸合作“国际会客厅”
“今年,我们深切感受到中东欧博览会升格为国家级展会的意义,它和上海进博会、海南消博会一样,都吸引了全国各地客商的关注。湖南的超市、山西的零售商、杭州的酒吧……都有负责人跟我们互换名片,还看到央视记者前来采访。”
说这番话的张鹏是中东欧博览会的常客。他是宁波保税区亚昇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近年来俨然成为捷克产品在中国的“代言人”。作为参展商,他们不仅为大家准备了“捷克总统爱吃的蛋糕”,还带来全球首发的设计师品牌水晶。令他欣喜的是,今年博览会影响力的提升,使他们的生意不断“扩圈”。
“回想我们2014年刚起步时,中东欧商品还非常小众。随着博览会升级,中东欧商品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让更多经销商慕名而来、现场下单。我们会推荐客商来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馆,随时来宁波看看。”张鹏说。
本届参展商有不少来自省外城市,他们纷纷表示“是第一次来宁波出差参展”,且收获颇丰。博览会期间,仅在一场进口商品签约与供采对接会上,来自浙江、上海、湖南、山东等省市的10余家进口商,就累计买下21.86亿元的中东欧商品,更有20家采购商与中东欧企业“屏对屏”洽谈。
代理一款捷克矿泉水的樊丽群从大连远道而来,对宁波的印象是“很亲善、很洋气”;从事肉类进口的沈迪非通过当地商协会得知展会消息,最终被中东欧供应商吸引而来;经营克罗地亚蔬菜粉的秦杨发朋友圈呼朋引伴,把宁波的商机告诉更多上海的同行……
宁波打造中东欧商品进入中国市场首选之地的意义,绝不只是宁波企业的“圈地自萌”,更意味着宁波的定位将变成一座“国际会客厅”,让全国有意向从事中东欧贸易的企业,都能在此共享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成果。
成为双边投资的“桥头堡”
就在贸易商们热情地“买买买”时,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和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的两张“王牌”,还在为宁波创造产业对接、双向投资的机会,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制造业的“强链、补链”带来助力。
“这两大平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使得中东欧国家对宁波的知晓度越来越高。我们在招商工作中感受到,他们对宁波的认知,不再局限于港口、美食、旅游、观光,而是开始了解这座城市的科技创新和工业产业。”宁波中东欧创新基地总经理张明明告诉记者。
在张明明看来,许多中东欧国家虽然规模不大,却有不少值得发掘的特色产业。比如,爱沙尼亚的数字经济在欧盟处于领先水平,著名的通信软件“Skype”就在此诞生,未来也许能和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擦出合作的火花;匈牙利地处欧洲中心,拥有1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发达的汽车工业能和宁波优势互补……
已有宁波企业率先尝到牵手中东欧产业的甜头。宁波均胜安全系统有限公司刚刚买下一批捷克汽车零部件,年度采购金额在7500万元左右。公司采购经理张宇介绍,这批核心零部件为气体发生器的点火管,是汽车安全气囊发动时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目前捷克在这方面的技术仍领先全球。
“一些中东欧国家具备地理位置优势,劳动力性价比高,制造业基础良好,许多跨国企业都愿意在此布点。均胜在匈牙利投资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安全气囊工厂,还曾经根据客户需求,从波兰进口皮革用作方向盘的缝皮。”张宇说。
随着招商引资的推进,宁波正成为中东欧项目进入中国市场的“桥头堡”。本届博览会期间,总投资额78.3亿元的17个中国—中东欧国家产业合作项目在宁波签约。其中,匈牙利玛格努斯(Magnus)的小型飞机,有望在中国进行生产销售,爱沙尼亚的智慧路灯项目有望在3个月内和宁波市民见面。
“中东欧博览会能级的提升,让更多中国企业意识到中东欧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而中东欧政要和驻华使节的参与,也带动了当地贸易科技企业对中国的兴趣。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了解宁波本土龙头企业的需求,发掘与之相匹配的中东欧项目并进行对接。”张明明说。
向世界讲好宁波故事
本届博览会期间,为了迎接八方来客,宁波的城市面貌也更上一层楼。这不仅在于市内景观的系统性提升,还意味着借此契机加快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设,让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形象深入人心。
这些天路过三江口的市民,会发现老外滩沿江扮“亮”了,这里完成了灯光系统提升工程,为旅客带来灯光秀的视觉盛宴;参加博览会的展商,能在展馆、机场、酒店、车站看到身着白色T恤的宁波志愿者,他们为文明有礼的宁波“代言”。
同时,宁波还迎来了156家中外媒体的603名记者参会,成为宁波各类活动记者参与最多的一次。当全球各地的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媒体人来到宁波并留下深刻印象,势必能扩大宁波的“朋友圈”,让宁波和中东欧博览会的故事向全球传播。
“宁波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它融合了古典与时尚,能让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这里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文化,能帮助人们快速成长。”Georgios Kapogiannis博士是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学院的教师,来自雅典的他在宁波生活了3年半。他打算通过希腊的传播渠道发声,让更多当地人了解中国、了解宁波。
今年,Georgios的妻子Eleni作为一名创业者,跟贸易伙伴一起把希腊的橄榄油和红酒带到了博览会,也让他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有了更深的感触。作为高校教师,Georgios更注重双边的人文交流,希望高校能在其中搭建促进沟通、增强互信的桥梁。
在《中国外资》杂志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翟丽看来,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当下,这场盛会能在宁波顺利举办,足以看出这座城市的前瞻性。这次是她第二次来甬参加中东欧博览会,在感受宁波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还体验到了更浓厚的贸易氛围。
她还注意到,本届博览会让许多世界500强高管齐聚一堂,而这些跨国企业在宁波有不少投资项目,“这足以看出宁波营商环境的优势,以及地处长三角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相信未来宁波的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好。” 记者 严瑾
4月26日,由宁波市北仑区人社部门联合陕西理工大学组织举办的2022年春季人才日引才直聘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此次活动主要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关注青年人才就业问题并发出邀请:青春“甬”不散,一起向未来。2021年,宁波市北仑区全区实现地区
转自:宁波发布通告为坚决阻断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途径,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根据国家、省、市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经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从2022年1月1日16:30时起,北仑区启动I级应急响应,对北仑区实施临时封闭管理。宁波市北仑区
来源:宁波发布2022年1月7日0时—24时,北仑区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均在集中隔离点例行检测发现),目前累计病例36例。病例34-36活动轨迹如下: 病例34:杜某某,男,确诊病例2022年1月1-2日,主要活动轨迹除新碶街道新
15日晚,宁波市北仑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最新消息,15日20时起,宁波北仑区解除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应急响应,全域均为低风险——通告根据省、市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经北仑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
将人才作为城市发展关键的宁波,再办人才科技周,目标是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城市。9月17日,2022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开幕,会上由两院院士领衔,40位院士、专家及企业家等组成的宁波市人才战略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首届主任
宁波余姚物资配送现场。魏士丁供图中新网宁波4月6日电(记者 林波)4月5日,记者从浙江省宁波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获悉,3月14日至4月5日19时,该市累计报告27例阳性感染者,其中确诊病例23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初筛阳性1例。经宁波市疫情
浙江新闻客户端 编辑 周文丹12月30日,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瞭望智库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京开幕,宁波获评“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也是宁波市第12次获得此项殊荣。鄞州、余姚、慈溪等3个区县(市)捧回5个奖
宁波三江口宁波,简称甬城,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国海滨城市,中国大陆综合竞争力前15强城市,长三角五大区域中心之一,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浙江省经济中心,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贵州日报本报讯 (记者 匡奇燃 通讯员 李兴云)为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助推教育扶贫,8月13日,江北册亨“远程同步破冰行动”主题教研活动暨“同步携手、e路同行”远距同步课堂启用仪式在册亨县实验小学、宁波市江北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