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3 02:53:04 | 浏览:1005
在双减政策下,不少教师被严厉查处,甚至有的被开除,这是因为参与了违规补课,并不难理解,但是在前段时间,宁波的一名小学班主任,却因为课后服务被家长集体举报,甚至可能成为5+2模式下,首个因为延时服务被开除的教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5+2延时服务本来是为了解决双职工家庭无法接送学生的难题,虽然一直以来有些家长对课后服务存在着意见,但是这项政策的确帮助了不少家长解决问题,而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辅导下完成当日的作业,这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都算是好事。
但每天工作日延长了2小时,对于老师们来说则高兴不起来,虽然有很多老师出于职业的忠诚度,无私奉献着,但是的确有部分教师不愿意在课后服务中加班,甚至直接在班级群中,公然开始劝退家长。
在浙江宁波,有一名小学老师就对课后服务感到不满,而且在班级群中,对家长搞起小动作,在曝光的聊天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名家长把课后服务的内容形容得很“凄惨”,好像如果家长参加晚托,就是在害了孩子一样。
在这名老师的口中,课后服务就是把学生关在一个小黑屋,只有一名老师看管,又黑又冷又饿,听到这样的形容词任何一名负责任的家长都会犹豫,以至于打消参与课后服务的念头。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没准儿这名老师说的是实情呢?只是言辞不太委婉而已,毕竟很多学校环境有限,如果课后服务真的没有安排好,这名老师在班级群中直抒胸臆,也是为了学生好,但这名老师接下来的对话,显然并不能用直抒胸臆来形容了。
课后服务与正式上课不同,是学生们自愿参与的,而对于一般家长来说,但凡有时间去接学生,或许也不会参加课后服务,能够选择晚托的,都是实在没有时间的,所以对于这名老师的说辞,部分家长还是存在顾虑,毕竟没有几家单位会在3点多下班。
可对于家长的问题,这名班主任非常不客气,言辞犀利直接用“家里没有人了”以及“单亲家庭”,这样的句子,而且还建议家长去参加学校门口的托管,完全把课后服务当成了摆设,不少家长对于这位班主任的言辞表示气愤,认为这不是一名教师该说的话。
而事情被传到网上之后,学校方面也及时做出了回应,表示这名班主任的言辞是曲解了学校的意思,不代表学校立场,并且对这名老师做出了辞退处理。
课后服务的初衷本是好的,但是在各地不同学校的实施过程中,的确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网友们对此产生不同的看法。
有部分网友认为,虽然这名老师说法有点问题,但是劝家长们不参加晚托却是对的,很多网友都认为课后服务没有必要,学生本身在学校是时间就很长了,放学了还得继续在教室里坐2个小时,没有活动时间。
而部分网友也认为老师才是可怜,虽然有补助,但是平白多加2个小时班,自己的孩子和家庭也没时间照顾,而且稍有不注意,就会被家长举报,前段时间有老师在课后服务上给学生解答问题,被没有参加课后服务的家长知道了,投诉这名老师利用服务讲题,导致这名老师被学校点名批评。
大家对于课后服务的看法众说纷纭,但是笔者认为,这个政策本身是对学生和家长有利的,只是部分学校在实行过程中做得不到位而已。
首先来说,课后服务应该是自愿的,但是显然根据一些家长的反馈,有些学校几乎是班强迫性质的,这就导致了部分家长的不满,而且有些学校课后服务并没有安排充实的内容,就像上文老师说的,几乎就是老师在前面看着,学生在地下自习的状态。
其次作为家长也应该考虑一个问题,在没了学科补课的前提下,如果学生回家完成作业,家长是否有能力辅导?从前不少家长抱怨学生作业多,自己辅导不过来,而课后服务的开设正好解决的家长的这一问题,一旦取消,是否还会有家长呼吁重新开设呢?
最后作为教师也应该把态度放积极,虽然大家都不想加班,但是毕竟是为了学生,如果承担了辅导工作,就把心态方正,不要把对学生政策的不满发泄到学生和家长的身上。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的孩子为什么会近视?”“孩子近视了该怎么办?”“做矫正手术就能治愈近视了吗?”……暑期往往是儿童近视的“加速期”以及“就诊潮”,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协”守光明科普团队整理了家长们关注较多的近视防控问题,为您一一进行解答。什么是近视?近视是
羊城晚报记者 刘欣宇 通讯员 邰梦云“我娃四岁近视300度,拉我进群”“希望跟大家一起学习降度数的方法,求进群”……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分享的一篇通过按摩、护眼仪等治疗近视的文章,引来不少家长在评论区“抱团”,希望找到良方治疗孩子近视问题。
眼睛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近视人群呈快速增长趋势,青少年更是近视的主要人群。如今,随便走进一间教室,戴眼镜的孩子可达半数甚至更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近视是如何发生的?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原标题】专家:一些家长对近视存在认识误区新华社银川4月29日电(记者艾福梅)我国正全力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认为,家长是防控近视的关键,但一些家长却存在误区,要加强科普宣传和教育。银川爱尔眼科医院院长徐惠芳说,当前家长对近视最大的误区就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董童)孩子在看电视或黑板时,会习惯性“眯眼”;看书或玩手机时,会不由自主地靠近目标;长时间用眼后,还会时不时地用手揉眼睛或频繁眨眼……这些征兆,作为家长是否有所注意?对此,人民网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邀请北京同仁医院眼
小十君身边的孩子很多,大多都是3-6岁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像我看到最多的场景的,小孩在一旁看电视玩手机,爸爸妈妈在一旁做着自己的事情。电子设备仿佛是一个保姆一般帮忙着照顾和控制住孩子,让他们不吵不闹。世卫组织在今年的“爱眼日”发声了:这是世卫
【让孩子远离近视,此文请家长收藏】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近年来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近视?又该如何预防呢?这份护眼指南快存好!转给你关心的TA!(倪雯冰)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
大家好,我是超爱写科普的眼科医生游玉霞。我的专业方向是眼视光,所以门诊接触到的小朋友,大多是患有视力问题的。前几天有个报道:4 岁的孩子近视 600 多度。现在近视的患病率越来越高,更严峻的是,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就出现近视。家长都很发愁,特别
昨天是“世界视觉日”,世界视觉日活动始于2000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盲协会共同发起,日期为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四。在人生不同阶段,需要关注的眼健康问题各有侧重,一旦错过时机,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近年来,青少年近视防控越来越
全国小学生近视比例已达45.7%,初中生近视比例为74.4%,高中生近视比例为83.3%,大学生近视比例则为87.7%。[1]老师,我家孩子前几天检查出近视两百度,可不可以把他座位调到前几排去,他看不清。首先,座位并不是越靠前对眼睛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