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30 18:29:51 | 浏览:901
浙江新闻客户端
宁波市宁海县大佳何镇葛家村,距宁海城区26公里、宁波市区81公里,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若干年后,当人们回望“艺术赋能村民 村民振兴乡村”理论和实践原点的时候,这个村庄是绕不过的存在。
眼下,2019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丛志强团队在这里燃起的“火苗”,正在宁波乃至数千公里外的西部群山之间燎原——
宁海的东山村、下枫槎村,鄞州区的城杨村、洋山村、丹凤社区、紫鹃社区、华侨城社区,象山县黄公岙村,余姚市袁马村,贵州省晴隆县定汪村,四川省普格县德育村……一个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小村庄,因为丛志强团队的到来,因为“艺术赋能村民 村民振兴乡村”的实践,轨迹陡然转向,村子美了,村民富了,成为游客纷至沓来、媒体竞相报道的的网红村。
“艺术赋能村民 村民振兴乡村”,这个被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全国数百家媒体报道了上千次,阅读量达数亿的乡村共富模式,简简单单的12字后面,究竟藏着何种点石成金的魔力?
或许,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巨石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实事求是”校训回答了一切。
且把目光放远,向上。
“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乡村共富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同样,在浙江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的大战略中,推动乡村和村民走向共同富裕,也有了特殊的分量。
共同富裕,重点在乡村。难点,也在乡村。
难在哪里?
既要美美与共,也要和而不同!
什么是美美与共?两层含义:一是美。对村庄而言,是“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之美;对村民而言,则是“内心丰盈、精神富裕、文化自信”之美。二是富。美丽的乡村、美丽的农民共同奔向共同富裕,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
什么是和而不同?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村庄,一个村庄要有一个村庄的风貌、特色和路径,不能搞成城乡不分,也不能千村一面,而是充分尊重村庄的自然和历史脉络,各有各的“乡愁”,各走各的共富之路。
实现这两个目标,靠以往项目制施工的方式来做村子,显然是行不通的;纯粹靠政府投入来做,财力也是不可承受的。
村庄,是村民的家园。
建设美丽家园、走向共同富裕,必须充分激发村民主动投身建设家园的热情,必须充分发掘村民的“村落记忆”和传统技艺,必须充分尊重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重建村民因长期城乡二元对立而逐渐磨灭的自信,必须充分培育村民在地创业创富的能力!
一句话,重新把村民塑造成共富时代村民该有的样子——这就是“艺术赋能村民 村民振兴乡村”的魔力所在。
按照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小裤脚教授”的丛志强的说法,是要通过“挖宝”、“造物”,实现“育人”,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共富。
所谓“挖宝”,两件事:一是寻找有形的的资源。比如废弃不用的房子、被村民弃之如敝履的各种农具、石头、废布料等闲置资源,还有村里的优势资源,比如葛家村的桂花林、城杨村的竹林、洋山村的溪流,等等。二是寻找无形的“宝贝”。比如村里代代相传的故事、村民荒废已久的传统技艺、村里德高望重的村民,等等。
所谓“造物”,就是在充分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建立宜居型美丽村庄为旨归,兼顾村民创业需求,对村庄按照节点进行适当的改造,或是成为村庄一景,或是成为公共空间,或是成为创富空间。
于是,乱糟糟的电线杆化为精致的风景,破旧的柴房华丽转身为温馨的民宿,淌过村庄的溪水被改造成了儿童欢歌笑语的乐园,桂花林变成了研学基地……
于是,葛家村有了可躺可卧的“人大椅”、城杨村简陋的水坝被精心打造成了鱼鳞坝、定汪村终于建起了“村民广场”,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造物”的前提,是使用前期“挖宝”发现的本村材料、本地技艺,让本地人做。按照丛志强的说法,只有这样,才能让村民重新审视他们的传统和文化,从而在内心重建自信,村庄也因此呈现独特的“乡愁”。
而所谓的“育人”,则是三方面:一是激发村民积极参与村庄建设的内生动力;二是通过鼓励和启发,重建村民的文化自信,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实现村民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三是通过因人而异的培训和社会力量帮扶,为村民赋能,使得他们具备在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通过自食其力实现共同富裕。
这样的探索显然是成功的。65岁的叶仙绒,利用家中闲置场地办起了公益的博物馆;原先只会卖馒头的中年妇女袁小仙,成了产品畅销的布艺师;70来岁的打铁匠夫妻,自己动手将废弃的打铁铺变成了村里第一个艺术空间……而在葛家村、在城杨村、在下枫槎村、在洋山村,在袁马村等正在进行“艺术赋能村民”实践的村子,民宿、饭店、艺术坊、手工糕点坊、酒吧、咖啡馆等一个个村民自发打造的创业空间正在形成,一个个人人竞富的可喜局面每天都在上演。
村庄由美丽而走向富裕,村民带着精神的丰盈而自发走向创富,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相互激荡,还让乡村刮起了乡村善治和乡风文明的“德治”之风——不识字的65岁妇女口述,让儿子用电脑打出入党申请书,然后一笔一划描了两天递交给党组织,要求入党;几户人家主动让出自家宅基地,免费交给村里打造公共广场;数十年不说话的邻居,因为丛志强教授的实践而冰释前嫌;十多年拆不掉的违章建筑,在丛志强教授谈心的第二天,解开心结的村民主动拆除……
美美与共,和而不同!这样走向共富的村庄,是有魅力的。在节假日,通往城杨村的车子排成了数公里长的长队;今年五一期间,尽管有着严格的防疫措施,但原本偏居山谷的葛家村,依然涌进了四万多游客,短短五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就多了近24万——这,相当于葛家村集体以前好几年的收入!
眼下,由丛志强团队创立并在宁波率先探索的“艺术赋能村民 村民振兴乡村”模式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这些天,丛志强团队正吃住在葛家村,准备打造“村宝创业季”,通过创业导师、设计师和村干部一对一帮扶的方式,帮助创业条件成熟、创业欲望强烈的几十位葛家村村民就地创业、在家创业。
路在脚下,前途也在脚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带着泥土芬芳、从四明大地走向全国的乡村共富之路,会是正在打造浙江共富先行示范市的宁波,贡献给中国和世界的一个惊喜!
作者为宁波日报评论员
浙江新闻客户端 宁波市宁海县大佳何镇葛家村,距宁海城区26公里、宁波市区81公里,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若干年后,当人们回望“艺术赋能村民 村民振兴乡村”理论和实践原点的时候,这个村庄是绕不过的存在。眼下,2019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丛
艺术品的本质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一件艺术品,无论是一幅画,一出悲剧,一座雕像,显而易见属于一个总体,就是说属于作者的全部作品。这一点很简单。人人知道一个艺术家的许多不同的作品都是亲属,好像一
大自然是没有围墙的课堂热爱自然的小探险家们来到了跑马岭,融入了大自然一起探索大自然,勇敢开启了户外挑战【奇幻森林】大自然探索研学夏令营欢乐开营啦!走进森林 探索自然 释放潜能摄影:邵凯通过精彩的大自然探索研学夏令营活动,孩子们参与了丛林穿越
原标题:2000余平方米大草坪!助推乡村振兴 崇州发展乡村露营项目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6月17日讯(记者 何佳欣)户外搭帐篷、野餐......这样贴近大自然的度假方式最近成为越来越多人度假的新宠。周末假日,到藏于自然山水间的露营地,支起
来源:环球网稻田、小麦、泥土、鸡犬……谈及乡村,你最先想到什么?有人认为在乡村生活,能感受久违的宁静与自由;有人则认为,乡村生活节奏太过单一,稍显无聊。如何将乡村的宁静与趣味相结合,是鲁能一直以来的追求。鲁能集团作为责任央企,始终践行生态文
立足中国问题,融汇全球经验,在完成对瓦豪地区杏、葡萄酒等多个产业的考察后,2019年7月11日,针对瓦豪地区发展农村、农业的经验,在克雷姆斯市酒店举办了总结座谈会。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蔬协农业品牌促进委员会等国内知名农业组织组成的欧洲乡村研
深秋时节,安陆市巡店镇大坝村广场上依旧绿意盎然、整洁明丽,一栋栋民房掩映其中,一排排大棚蔬菜遥遥相望。自开展创建省级美丽乡村以来,大坝村旧貌换新颜,成为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坝村利用项目资金,统一规划兴建了占地200
爱之林、爱情广场、爱情栈道……在6月29日上午举行的汕头市乡村振兴工作现场会上,潮南区陇田镇“幸福爱恋·和美乡村”乡村振兴示范长廊给参会嘉宾送上了一幅以“爱”为主题的画卷,引来不少人驻足欣赏。“幸福爱恋·和美乡村”示范长廊以东华村为主体,从
环球行走欧阳友华Eric Gonzalez环球旅行冒险家、教师、作家,目前居于广州More than a year living in China had convinced me that the color of night wasn’
中国网6月14日讯 乡村虽不如城市的繁华热闹,但却有一种优雅质朴的气质,走进乡村,眼前和谐美好的画面,不禁让人陶醉其中,隆德之美更是让人流连忘返,接下来,跟着《美丽中国乡村行》的镜头一步步探索隆德之美。《美丽中国乡村行》是央视唯一一档纯粹乡
经过三十余年稳健经营,广发证券从珠江之畔启航,现已成长为一家年利润过百亿、总市值超千亿元的全国大型综合类证券公司。在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广发证券积极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在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方面作出了广发贡献
记者7月28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近日联合推出“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28条。 这些精品线路聚焦暑期出游需求、适应青少年特点,包含乡土乡情、红色文化、考古遗址、自然科普、农耕文明、历史
11月10日,同程旅行发布“生态乡村”林渡暖村主题数字藏品,以数字化形式展现乡村的美好图景,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开拓具有数字化特色的发展路径。本次主题数字藏品将限量发售1000份,其中,藏品编号尾号为“1”的用户,可额外获得林渡暖村网红小火车的
[责编:周听听][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人类的探索永无止境,如今咱们实现了登月、探索火星,在地球以外的星球留下足迹。月球漫步、火星漫游,听起来多么浪漫惬意。但是人类却至今未实现在某处的更深探索,它不用乘坐火箭飞去哪里,就在我们地球上,究竟是哪里呢?答案就是占了地球面积71%的海洋